近年来,中国环境修复产业发 展迅速,修复需求越来越迫切,投资规模逐年增长。初步估计中国共有工业污染地块100万块——200万块,受污染需要治理修复的矿山面积150万 公顷,受污染农田约2000万公顷。2013年中国环境修复的资金投入约20 亿元,2014年中国环境修复的资金投入约25亿元——35亿元人民币,2015年 在45亿元——60亿元之间,这包括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农田污染修复示范和河流底泥清理的试点工程,其中大部 分来自国家重金属专项资金、地下水专项资金等投入,其余部分主要来自地方土地出让资金投资等。系统梳理环境修复产业的发展阶段和趋势,对于下一步政策制定、市场规范和产业软实力提升及有序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1.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资金来源是影响中国环境修复产业的最基础因素,随着资金投入的增 长,中国的环境修复产业在管理、技术和基础能力方面会逐渐发展完善, 并逐渐形成健全的产业体系。以下因素是驱动中国环境修复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最直接因素。
1.1 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资金投入因素
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资金投入因素包括环保部重金属、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投入;国家和地方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资金,污染工业场地修复示范工程,污染农田治理修复示范工程,京津冀重点区域环境治理重大工程等,以及国家发改委、 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在农田、河道、矿区的环境治理修复工程投资等。
1.2 房地产驱动的土地价格和再开发增值驱动因素
中国的“退二进三”政策(目的是为了盘活国有资产,提出一些企业从城市的繁华地段退出来,进入城市的边缘进行发展,整个置换过程可以使企业获得重新发展的资金)和城市再开发进程,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中国的污染场地修复市场。
1.3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责任驱动因素
随着中国环保法规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预防、调查、治理修复和再开发利用方面的逐渐完善,环境管理政策、技术规范和基础能力的逐渐加强,必将在环境责任追究方面对环境修复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4 环境政策调整和加强管理因素
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土十条”)中,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大在土壤污染预防、 政府部门责任要求、土壤环境调查、技术研发和创新、修复示范和先行区建设等方面有系统作为和行动。这些工作必然对于扩大环境修复市场、规 范修复产业和提升技术水平等方面起 到明显促进作用。另外,农田调查和管控修复的管理要求方面,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田环境修复产业的扩大和提升。
2.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的特征
2.1 环境修复的资金来源相对单调和不足
目前环境修复主要为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或房地产再开发驱动的城市棕地修复。以2015年的投资为例,总额为45亿元——60亿元的市场中,超过30亿元来自中央政府投资,约10亿元来自房地产驱动的投资。修复资金投入量占整个环保产业比重,与水、气污染治理资金总量相比依然很低。资金来源不足成为限制修复产业发展的最短板要素。与发达国家每年上百亿元的环境修复资金投入相比也属于规模弱小之列。由于缺少有效和多元的资金渠道,导致修复产业的市场对技术的需求也相对单一,不利于行业的有序发展和全面提升。
2.2 轻调查评估重修复工程导致的粗放发展
中国目前的场地调查评估和验收监理等全过程咨询部分的资金分配比重仅占场地环境修复案例总投资的1%——3%,导致很多修复的土方量和工程措施粗放,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粗放修复导致的浪费。与发达国家场地修复咨询占30%、修复 工程占70%左右的状况差异很大。 由于中国环境修复地块的个异性强和类型多样,估计修复咨询的资金额应在30%——45%之间才能满足精细化环境修复与管理的基本需求。
2.3 基于环境责任驱动因素发力不够
目前中国每年由污染责任者承担的环境修复案例还不超过10例,经由环境公益诉讼获得的环境修复资金还极其有限。预计“土十条”发布后,针对环保、农业、林业、国土、 住建、水利等部门以及环境污染主体方的环境污染预防、管控、调控、监 管、治理修复等责任的划分和明确仍 需时日。在短时间内基于环境责任驱动的修复产业发展资金来源会逐步增长和完善,但难以有大幅提升。
3.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结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经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中长期环境形势预判等基础工作,对环境修复产业发展初步预测如下。预计通过“土十条”的逐步实施,2016—2020 年,中国的环境修复产业会逐渐发展并健全起来,从2016年的预计值100 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00亿元——500亿元。2021—2050年,中国的环境修复产业会到达平稳发展和产业成熟阶 段,预计中国环境修复总投入会达到1.5万亿元——2.5万亿元之间。从中国环境修复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初步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
3.1 2016-2020年,环境修复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在未来的五年,中国在土壤环境管理领域的相关法规、管理政策、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等会迅速地健全起来。形成国家层面宏观把控和原则指导,省级环保部门发挥区域核心监管和支撑作用、市县两级环境部门具体落实和实施的环境修复领域环境监管 体系。而环境责任驱动的产值制度基 础以及基础能力会逐渐形成,预计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的产值比例会达到 15%——30%以上。
在政策刺激的初期,资本重组的时代迅速来临。中国环境修复的年产值从低于100亿元逐步发展到300亿 元——500亿元。这是中国环境修复产业变革最剧烈的5年,不仅在场地、 农田、矿区等领域的比例会逐步调整,在检测、咨询和工程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会大量变化。其中,环境修复工程的份额会逐渐下降到70%以下, 环境咨询的产值比例会逐步稳定增高,而环境修复领域检测的市场份额会急剧增长。
得益于政策的调整和行业的规范 化,环境咨询在修复领域的金额比例会从1%——3%逐步增长到25%——30%。预计环境修复领域的咨询产值会从2016 年的1亿元——2亿元逐步增长到60亿元左右。环境咨询从目前的场地调查评估为主,逐步发展到区域土壤环境管理、土地再开发规划咨询和环境修复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与全过程咨询领域。环境咨询在修复领域的重要性和重视程度逐步得到加强和认可。
“土十条”对土壤环境调查和土地再开发土壤环境安全调查的明确要求,必然导致环境修复领域检测板块的产值大幅迅速增长。环境检测在修复领域的产值从目前的1亿元左右会迅速增长到30亿元——50亿元,甚至更高。土壤环境检测的需求不仅带来样品检测市场份额的大幅增长,还会导致现场快速识别和检测技术、设备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场地修复对于PID、XRF和MIP等野外调查和现场检测设备的需求大量增加。
总之,“十三五”期间,大量资本会涌入环境修复产业,目前环境修复领域的格局会有大的变革,而环境修复领域检测公司和具有核心技术的小公司会有大的发展和机遇。
3.2 2021-2050年,环境修复产业成熟稳定阶段
随着修复产业环境监管体系的逐步健全,环境修复产值会趋于稳定。在300亿元/年——500亿元/年的总产值中,财政资金投入、地产和地价驱动、环境责任驱动、环境调查和政策调整以及其他资金来源的比例大致为:25%、25%、25%、15%、10%。中国在环境修复领域逐步完善有利于形成污染预防和技术创新的产业发展体系。环境修复领域的绿色和可持续管理技术体系逐步形成。而环境修复责任体系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中国工业体系布局、发展规模和模式。
健全的土壤环境调查日常监管体系和土地再开发环境调查制度的完善实施,会形成环境修复领域最稳定的检测板块业务和资金保障。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中,环境检测所占的修复市场份额比例从低于1%逐步发展到5% 左右,而常规土壤环境检测的发展, 修复行业检测业务年市场额会达到40亿元/年——60亿元/年。预计环境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水平会大幅提高,同时实验室环境检测大型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知识产权也会带来突破,环境修复领域检测的隐形增长潜力预计会超过100亿元/年。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转自合作媒体或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