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团队在项目研发过程中通常有立项、计划、执行、结项等几个重要的环节。贯穿于项目过程中的专利信息分析利用越来越被研发团队接受和认同。
专利检索是专利信息分析中的重要部分,研发过程中为什么一定要检索专利呢?下面,列举几个案例。
案例一:提前识别侵权风险
随着智能手机和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支付的普及,新零售有了落地生根的技术支撑。在酒店行业将被禁止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具的政策发布后,新零售可能衍生出新的市场需求。
甲老板则瞄准了这一时机,针对酒店这一应用场景开发桌面自动售货机,销售酒店用品的想法应运而生。
甲老板雷厉风行,有了想法后立即成立研发小组,找样机进行研究。样机丑,改造外观;样机结构设计不合理,优化结构。甲老板科技局出身,不仅重视技术,也非常重视专利,研发过程中及时的进行了专利布局。
经过优化升级后的桌面性自动售货机,历时两个月就进入小批量的测试,仅半年就打开了市场,销售数据直线上升,仅一年的时间该单品就占据公司全销售的30%,甲老板赚的钵满盆满,开心不已。
甲老板正准备购买设备拓展生产线,一份律师函让其紧张了起来,购买设备的计划也摇摆不定。律师函中指出该产品侵犯其实用新型专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专利号:201720865010.0)。专利工程师一番侵权比对分析后得出结论,该产品确实落入专利保护范围,且对方有起诉倾向。(注意:自己有专利,可以防止别人侵权,但是不妨碍自己侵犯别人的权利。)最终专利工程师拿出杀手锏,针对该专利进行了无效,虽然未全部无效掉该专利,但是也使得该专利没有任何威力。
在这个案例中,甲老板是非常幸运的。假如侵犯的该项专利是稳定的,那么,结果将是另一番景象了,甲老板不仅得进行侵权赔偿,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该产品,或者向专利权人交纳许可费,还可能名誉受损。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如果在研发立项的时候进行专利检索,对风险提前进行排查并制定应对措施,那么在后期的产品市场化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专利侵权风险。
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各种风险,有些风险就像是一盘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像驾驶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风险,时间不可倒流,我们既要谨慎行为,又要无所畏惧。
故事未完,下集我们将通过后续案例展现专利检索的另外一个作用:获得设计启示、开拓设计思路。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转自合作媒体或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