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粗、细格栅除污机
1.1污水处理设备维护管理
a)定时清除格栅所截栅渣。加强汛期巡视,增加除污次数,保证水流畅通。
b)格栅除污机工作时,监视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检修。
c)格栅前遇到大块杂物及漂浮物,及时清捞,以防损坏除污机部件。
d)每次除污机维护、检修工作完毕后及时清理格栅机内外卫生,保持干净。
1.2安全操作
a)除污机、螺旋输送机、压渣机保养、检修后,检查污水处理设备是否具备开机条件。
b)除污机、螺旋输送机、压渣机被硬物卡住或垃圾缠绕时,必须停机后进行处理。
c)检修除污机或人工清捞栅渣时注意安全,并有有效的监护。
1.3维护保养
a)保持除污机及其周围清洁。
b)细格栅每天清理后墙板,集渣口纤维性垃圾一次。
c)发现除污机的传动链瓣有断裂现象等,立即更换。
d)除污机、螺旋输送机、压渣机按计划定期检修。
2进水区、出水区设备
2.1污水处理设备管理
a)必须严格执行巡视检查制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
②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③机械填料压盖处不得有发热异常情况,定期检查油脂泵或自动加油装置的工作情况,以水润滑的填料,滴水不成线。
④潜水泵机组不得有异常噪音或震动。
⑤集水池水位保持正常,检修时不得利用水泵在最低工作水位以下运行水泵,抽排剩水。
提升泵站的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
b)保持泵站的清洁卫生,各种使用工具摆放整齐。及时清除泵体、闸阀、管道的堵塞物。池内漂浮物及时打捞,防止吸入泵体引起堵塞。
c)泵房的集水池一般每年至少清理一次,同时进行相关设备检修。
d)对软启动器及其他附属设备的管理等可按变配电站内容执行。
2.2安全操作
a)当泵房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处理,并及时向污水厂主管部门报告,不得擅自接通电源或修理设备。
b)清理泵房集水池时,特别注意防中毒,事先制定操作方案,开具下井作业工作票,并符合相应规程。
c)维护、检修人员在水泵开启至运行稳定后,交付运行人员并确认后方可离开。
d)严禁频繁启动水泵,每小时启动不得超过3次。
f)泵运行中发现下列情况时,立即停机。
①控制信号突然异常或中断。
②突然发生异常声响及振动。
③油室轴承温度过高。
④压力表、电流表的显示值过高或过低。
⑤机房管线、阀门发生大量漏水。
⑥电机发生严重故障。
2.3维护保养
a)每半年检查、调整、更换水泵机械密封、润滑油一次。
b)定期检修集水池浮球液位计及转换装置。
2.4技术指标
有备用设备时,工作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泵房设备的综合完好率应达到95%以上。
3曝气沉砂池
3.1运行与污水处理设备管理
a)操作人员根据水量的变化,调节沉砂池进水阀门,保持沉砂池进水符合设计流速。
b)沉砂池的吸砂泵,应根据水量的变化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停止运行。
c)沉砂池根据积砂量定时排砂,积砂高度不得超过设计高度。
d)操作吸砂机符合下列规定:
①吸砂机械每日至少运行1次(见吸砂机运行规定,附后),操作人员现场室外监视。
②吸砂机械工作完毕,将其恢复到待工作状态。
e)沉砂池上的电气设备做好防潮湿、抗腐蚀处理。
f)沉砂池每运行2年,彻底清池检修一次。
3.2安全操作
a)吸砂机运行时观察每台吸砂泵出水工况。
b)吸砂机械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吸砂机、砂水分离器检查一遍。
3.3维护保养
a)吸砂机械的限位装置每月调整一次。
b)保持排砂管、排水渠、砂水分离器畅通。
c)保持沉砂池及栅渣压实机,砂水分离器周围的环境卫生。
4一体化生物反应池
4.1污水处理设备管理
(1)确保进水闸门正常运行,调整启闭限位装置,统一开启度,使各池均匀配水。
(2)积极配合污水厂工艺技术部的工艺控制的有关工作。
(3)经常观察推进器运转是否正常。推进水花是否良好。
(4)在反应池沉淀时间内,观察曝气管、曝气头有无漏气现象,如有大量漏气,即时申报抢修曝气管线。在反应池曝气时间内,检查曝气量大小,布气是否均匀,如异常,视情况申请安排检修曝气设备。
(5)经常检查内回流泵运转是否正常。
(6)当冬季气温较低时,区域内所有水管做好保温工作。
(7)及时清捞曝气池各池内及进水渠垃圾杂物。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转自合作媒体或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