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的成因及监测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私家车人均占有量逐渐增加,根据央视新闻报道,据统计,截止2022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2亿台,其中汽车3.1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99亿人,汽车驾驶人4.61亿。这些数据表明人们出行越加便捷,但侧面也折射出尾气排放量会有所凸显。
机动车尾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氧化碳排放浓度超标,被人体吸入后会造成低氧血症,导致人体组织缺氧,轻者出现头晕、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重者会造成死亡;碳氢化合物中的脂类物质会对人体呼吸器官及皮肤产生刺激,造成肺功能的下降;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毒性较强,一氧化氮浓度过高时会造成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瘫痪,二氧化氮浓度过高时会引起闭塞纤维性支气管炎。所以尾气中有害物质的高浓度排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隐患。
汽车尾气形成及超标的主要原因:
1.汽车质量不高或零部件老化。汽车本身质量存在问题或一段时间使用后,汽车的发动机和排气设备已经老化,造成尾气污染排放严重。
2.燃油质量不高。使用低质量燃油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对于汽车来讲,一般厂商都会给一定的燃油质量标准,如92、95号汽油。
目前针对汽车尾气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单怠速法、双怠速法、稳态工况检测法和简易瞬态工况法。单怠速法由于操作简单,检测数据限值较高已被淘汰,简易瞬态工况法比双怠速法和稳态工况检测法更具科学性,检测数据更真实。
简易瞬态法的相关介绍如下:
1、简易瞬态法是一种带负荷的测试方法,其检测结果能良好地反映车辆在道路上的实际排放状况,是科学、先进、实用的检测方法,与双怠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误判率较低,能有效防止调校行为,同时也能对汽车的氮氧化物排放进行检测,可为在用车监管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依据。
2、简易瞬态法的测量结果为汽车单位行驶里程的污染物排放量(测量结果单位为g/km),有利于机动车排放因子的计算,以及建立机动车排放清单,有利于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转自合作媒体或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供应商档案
会员类型: |
![]() |
所在地区: | 天津 |
企业认证: |
![]() |
主营产品: |
环境监测、扬尘在线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大气网格监测方案、油烟监测、VOC监测、噪声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软件开发、网站开发、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信息技术领域的软件开发、技术咨询和服务。
展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