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
碳中和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布局。2021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名词更是被多次提出,那么如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中间少不了对温室气体的监测与核算,通过测量温室气体值,实现对碳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计算。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 ( C O 2 ) 、 甲 烷 ( C H 4 ) 、 氧 化 亚 氮 ( N 2 O ) 、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碳排放相关产业:钢铁、化工、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民航、石油化工、造纸、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
目前针对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核算:
(1)排放因子法:活动水平(AD)×排放因子(EF)=碳排放量
注:活动水平(AD):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如燃煤、用电等
排放因子(EF):单位排放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测值或默认值
(2)碳质量平衡法:二氧化碳(CO2)排放=(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产品产出量×产品含碳量-废物输出量×废物含碳量)×44/12
注:44/12是碳转换成CO2的转换系数(即CO2/C的相对原子质量)
(3)CEMS直接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
通过CEMS监测设备对温室气体进行监测,目前在SO2、NOX、O3、CO等污染物监测中已广泛使用,针对CO2气体监测,使用红外法可实现良好的浓度响应。
?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转自合作媒体或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供应商档案
会员类型: |
![]() |
所在地区: | 天津 |
企业认证: |
![]() |
主营产品: |
环境监测、扬尘在线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大气网格监测方案、油烟监测、VOC监测、噪声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软件开发、网站开发、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信息技术领域的软件开发、技术咨询和服务。
展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