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是液 - 液、液 - 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 结构组成:主要由板片、密封胶垫、夹紧板、夹紧螺栓、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支柱、接管等部件组成。板片上有四个角孔,供冷热两种介质通过,密封垫把冷热介质密封在换热器里,同时将它们分开。
- 工作原理:基于传热机理,依据热力学定律,热量由高温物体自发传向低温物体。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形成对流,实现两种流体间的换热。冷热流体依次通过各自流道,中间隔一层板片,通过此板片进行热量传递。
分类
- 按结构(外形)分: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带密封垫片)、焊接板式换热器(半焊接、全焊接、板壳式、钎焊板式)、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卷式换热器(蜂窝式)。
- 按单位空间内换热面积分:属于紧凑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相比,传统管壳式占地大。
- 按工艺用途分:板式加热器、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凝器、板式预热器等。
- 按两种介质流动方向分:顺流(并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交叉流(横流)板式换热器,后两者较常用。
- 按流程组合分:单程板式换热器和多程板式换热器。
- 按流道间隙大小分: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
- 按是否为成套产品分:单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机组。
- 优点:
- 高效节能:传热系数高,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比管壳式换热器高3 - 5倍,换热系数在3000 - 4500kcal/m²·C·h,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 结构紧凑:板片紧密排列,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 - 5倍,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 - 1/8,也无需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
- 容易清洗拆装:框架式板式换热器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靠夹紧螺栓将夹固板和板片夹紧,拆装方便。且板面光洁,湍流程度高,不易结垢。
- 使用寿命长: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板片压制,可耐各种腐蚀介质,胶垫可随意更换,方便拆装检修。
- 适应性强:板片为独立元件,可按要求随意增减流程,形式多样,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艺要求。
- 不串液:密封槽设置泄液液道,各种介质不会串通,即使出现泄露,介质总是向外排出。
- 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 - 60%。
- 制作方便:传热板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可大批生产。
- 缺点:
-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比传统的光滑管压力损失大。
- 工作压力和温度受限: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低于250℃,否则可能发生泄露。
- 易堵塞: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 - 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 容量较小: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0% - 20%。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北极星环保设备网提醒您订购产品或服务时,谨慎核实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等信息。如发现侵权行为或任何疑问,请第一时间与环保设备网工作人员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