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信公众号“中外对话订阅号”发布了文章《分析|中国垃圾焚烧产能是否存在过度投资?》,对于文中观点,您认同吗?
注:以下内容系转载,不代表北极星的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和讨论。
一些省份可能在垃圾焚烧方面投资过多,忽视了改善垃圾分类和回收。
文 | 莎拉·夏皮罗-本岑译 | 奇芳
贵州省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图片来源:Alamy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了最高领导层的支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包括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垃圾、以及循环利用等。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在对垃圾处理能力进行投资时及时、精心地加以规划。
过去10年,中国为应对生活和工业垃圾的大量增加,在垃圾焚烧方面投入巨大。2018年的最新政府数据显示,收集垃圾的处置率达到99%,而这一数字在10年前仅为67%。
然而,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城市效仿上海,对生活垃圾进行强制分类。预计这将减少对混合垃圾的处理需求。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分类方案应该成为各省规划新垃圾处理能力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在我们最近的论文《中国能源部门可利用的废物——2050年各省预期》中,我和合著者将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政策分析相结合,预测了中国各省垃圾收集的构成和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针对混合垃圾和经过分类的餐厨垃圾,该文提出了几种方案。基本方案利用历史趋势预测不同省份未来的垃圾数量。替代方案将餐厨垃圾分类和增加回收考虑在内。
预测重点关注的是用于生产能源的垃圾,而且只包括通过官方渠道收集的垃圾,并非所有产生的垃圾。在中国,非官方部门处理的垃圾占总量的约四分之一。不过,随着官方系统收集和处理的可回收物增加,这一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包括安徽、天津和浙江在内的几个省市可能存在新建焚烧能力投资过剩的风险,因为混合垃圾的规划处理能力超过了预期产生数量。
即使在没有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也没有加大力度将可回收垃圾从混合垃圾中分离出去的情况下,这些发现也站得住脚。如果去年在上海实施的垃圾分类方案能够成功推广到其他城市,那么几个省份的城市混合固体垃圾最早今年就会减少。
当然,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改善垃圾分类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上海方案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广泛推动落实该方案,从而在很短时间内就对大量的可回收物和有机垃圾进行了分类。
这样的力度不太可能在全国推广。然而,我们基于垃圾分类力度比上海保守的假设做出预计,到2030年和2050年厨余垃圾分类率将分别达到39%和57%,也就是6100万吨和1.09亿吨。
这些垃圾应该得到妥善的处理,例如在厌氧消化池中生成沼气和肥料。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或升级为可用于能源系统的合格天然气。
餐厨垃圾分类还可以提高混合垃圾处理效率。中国城市固体垃圾的能量值通常太低,无法在焚烧厂燃烧,因此必须添加燃料,通常是煤。我们的研究发现,将餐厨垃圾从混合垃圾中分离有助于它们的自持燃烧,并且可以在大约5年内减少甚至不再需要添加煤炭助燃。
中国大举投资建设城市固体垃圾焚烧厂,将大大减少垃圾填埋的需求。然而,通往生态文明的道路远比这更为宽广,还有减少垃圾、垃圾分类和提高效率等其他选项。
垃圾处理规划应与这些目标相一致,避免在焚烧能力等方面过度投资。大量投资垃圾焚烧厂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阻碍生态文明的发展,因为利用现有处理能力将比改变做法以及投资分类和回收设施更加经济。
作者介绍莎拉·夏皮罗-本岑,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生物质材料在能源领域的高效利用。曾任睿博能源智库中国项目的传播与研究专家。
原标题:分析|中国垃圾焚烧产能是否存在过度投资?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转自合作媒体或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