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环卫车包括清扫保洁类和垃圾收转类。环卫工作主要内容为道路清扫和垃圾收运,所用机械化设备主要包含清扫保洁设备和垃圾收转设备。常用清扫保洁设备有扫路车、清洗车和吸尘车等,常用垃圾收转设备有压缩式垃圾车、餐厨垃圾车和自装卸式垃圾车等。
大多城市环卫装备处于基本环卫装备阶段,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环卫装备行业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级环卫装备阶段(机械化率30%左右)、基本环卫装备阶段(机械化率60%左右)和全面环卫装备阶段(机械化率80%以上)。根据住建部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我国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总数逐年提升,2018年增长为25.2万台;城市和县城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率逐步提升,2018年分别上升为68.9%和63.7%,处于基本环卫装备阶段。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环卫机械化率存在区域异质性,除直辖市、部分省会城市及其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机械化水平已达80%以上外,大部分城市的环卫机械化水平离全面环卫装备阶段还有不小差距。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年末发达国家城市环卫机械化率可达80%,与之相比,我国环卫产业机械化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城市化水平提升,道路清扫面积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从2006年到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从44%增长到61%,根据《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到203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提升到70%。城镇化率的提升导致道路长度和面积增长,从2006年到2018年我国道路清扫面积由45亿平方米增长到115亿平方米,CAGR为8.1%,等级道路长度由228万公里增长到447万公里,CAGR为7.6%,我们预计随着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道路清扫面积还将稳定增长。
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提升,环卫机械化替代势在必行。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随着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长为12.6%。我国环卫服务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较高,相比美国环卫巨头WM和RSG2019年人工成本占比均值约32.2%,我国典型环卫服务企业玉禾田、龙马环卫和侨银环保2019年人工成本占比均值高达67.7%。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加大环卫服务领域的劳动力短缺压力。此外,传统人力环卫服务行业缺乏吸引力,未来从业人员难以得到补充,鼻条怂豪环开于作意愿的中喜年劳边办遨量亦月趋感出>琵兄机越华慧代蛰在股行领哲搏劳动力短缺压力。此外,传统人力环卫服务行业缺乏吸引力,未来从业人员难以得到补充,具备从事环卫工作意愿的中青年劳动力数量亦日趋减少,环卫机械化替代势在必行。机械作业效率高、成本低,有利于降低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可产生较强的社会效益。
小型智能环卫装备能够有效清扫背街小巷等城市的“毛细血管”,提升环卫作业效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不断上涨,带来环卫服务作业量日益增加。环卫工人作为环卫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一员,往往面临着薪酬福利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风险大、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不断推进环卫服务装备替代人工、提升环卫工人使用机器的工作技能。如垃圾吸尘机等小型智能环卫装备能够有效清扫背街小巷等城市的“毛细血管”,可以使环卫工人丢掉扫把,减轻其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根据我们于2020年3月12日举办的环卫论坛(侨银环保、启迪环境、龙马环卫、盈峰环境)电话交流会,在作业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设备替代可以大大提升环卫工作的效率,一名环卫工人+一台吸尘机类的小型环卫设备可以替代大概3个环卫工人的水平。
据我们测算,在环卫工人平均收入高于2503元月的地区,进行环卫设备替代更具经济性。我们以前述垃圾吸尘机为例,测算在a)纯人工的方案与b)使用垃圾吸尘机进行设备替代的方案下二者的经济性。根据盈峰环境于2020年发布的《环卫工人收入现状及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发展潜力白皮书》,我国普通环卫工人平均收入为2085.85元1月,其中,最高收入值为4500元/月最低收入值为1188元/月,且驾驶类环卫工人比普通类环卫工人的收入水平高71.9%。参考杨柯和张伟豪于2019年发表的论文《当前城市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我们进一步考虑环卫作业每年所需支出(例如环卫工人衣物、环卫工具、环卫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后,可以发现,在普通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为4500元/月的地区,人工方案每年所需支出约为16万,而设备方案仅需支出13万1年;在普通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为1188元/月的地区,人工方案每年所需支出约为4.5万,而设备方案则需支出6.5万1年。进一步计算可以发现,在普通环卫工人平均收入为2503元1月的地区,纯人工方案与设备替代方案所需支出的成本基本相同(约9万),在环卫工人的平均收入为2503元1月以上的地区,进行环卫设备替代更具经济性。
根据前文分析,我们发现在环卫工人平均收入高于2503元/月的地区,进行环卫设备替代.更具经济性。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省份(或直辖市)测算各地环卫工人的平均工资,以测算未来环卫装备替代的空间。
城市层面,我们预计2020/2023/2025年将有26%/46%/92%的非机械化清扫保洁的道路以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具备经济性;县城层面,预计2026/2028/2030年将有1%/35%/50%的非机械化清扫保洁的道路以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具备成本优势。根据盈峰环境发布的《环卫工人收入现状及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发展潜力白皮书》,其对比发现各省环卫工人的平均收入均超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其中最高的为北京,超过其最低工资标准的30%以上。参考各省市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我们假设:
1)城市层面:各省市城市环卫工人的平均收入较当地最低工资(最高一档)高15%,则2019年上海、北京两地进行环卫设备替代已经具备成本优势。参考住建部发布的《2018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8年上海和北京未进行机械化道路清扫保洁的面积之和为8539万平方米,占全国城市非机械化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的3%。若按照月最低工资平均每年增长84元(2014-2019年各省市最高一档的最低工资年均涨幅),则2020、2023、2025年,将有26%、46%、92%的城市非机械化清扫保洁的道路以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具备经济性。.
2)县城层面:考虑到目前有大量县级的环卫服务项目,而最高一档的最低工资一般为省.会城市及一些发达城市采用,第二档-般为地级市采用,第三档-般为县及以下地区采用,因此,我们考虑以最低一档的最低工资作为县级最低工资的衡量指标进行测算,以更加全面地探讨此问题。假设各省市县城环卫工人的平均收入较当地最低工资(最低一档)高15%,且按照最低工资平均每年增长76元1月(2014-2019年各省市最低一档的最低工资年均涨幅),则2019-2025年各省的县城进行环卫设备替代均不具备经济性,则至2026、2028、2030年,将有1%、35%、50%的县城非机械化清扫保洁的道路以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具备成本优势。
从全口径来看(包括城市及县城),预计至2025年左右,68%以上非机械化清扫保洁道路以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具有经济性;预计至2030年,这一比例将扩大到87%。
图表24:预计2025年左右68%以上非机械化清扫保洁道路以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具有经济性
环卫装备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环卫装备行业属于改装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品牌、营销网络、售后服务、资源及资金壁垒,对客户需求、采购习惯具有较高的要求。行业上游为钢铁、汽车底盘及汽车通用设备,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下游为政府环卫部门、第三方环卫运营企业等客户。环卫装备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根据龙马环卫2019年年报,2019年底全国环卫车辆生产企业约322家,市场参与者较多,但普遍规模较小,行业内大企业偏少,主要为中联环境、龙马环卫、湖北程力等。根据行业强制险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年销量超过7000台1套的只有三家,前三名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37%.上升到2019年的40%。.
政府对环卫提出更深层次要求,公司竞争优势显著。一方面,政府对传统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环卫设施的维护和运营、无害化处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外,还对城市市容景观绿化的规划、建设和养护等提出更为环保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从环卫的高效管理角度出发,从人员管理、机械化率、新能源化率、环卫数据管理和实施管控等方面综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公司凭借中联环境在环卫装备方面的龙头地位和多年的研发积累,推出融入了5G、Al、机器视觉等技术的智能环卫机器人,打破了街道小巷等区域传统的“以人为主、设备为辅”的作业模式局限,加速提升环卫机械率。
环卫服务:市场化率提升驱动第三方运营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中国环卫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超4300亿元,2020-24年CAGR7%参考我们于2020年4月5日发布的报告《环卫标杆企业,乘资本东风加速发展》,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城乡道路清扫面积、生活垃圾清运量、公共厕所数量及等级公路长度,测算得到2019年环卫服务市场规模总量为3171亿元。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乡村生活垃圾逐步纳入城市处理体系,城镇人均垃圾量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农村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和垃圾清运比例将有更大提升空间,环卫市场呈现高速增长姿态,预计2020-24年中国环卫运营市场规模CAGR为7%,2020年市场规模超3300亿,2024年超4300亿。
农村垃圾治理政策驱动强劲,市场空间不容小觑。2018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至2020年,东部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履盖;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9%,伴随着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落地驱动农村生活消费水平快速提升,叠加农村垃圾处理率的提升,农村垃圾清运市场也将迎来较快增长。
市场化率不足50%,尚有逾一半的提升空间
美国:环保政策和成本.上涨驱动市场化率提升,2019年市场化率为81%。美国由于地广人稀,垃圾填埋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因此一直沿用。1991年美国环保署出台了多项环保政策,大幅提升了固废处理和环卫运营标准,使得1985-1995年期间美国垃圾填埋场倾倒费上涨超过170%。美国环卫和垃圾处置为财政支出,市政部门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寻求将环卫业务交给运作效率更高的社会资本完成,将环卫业务公开招标逐渐常态化。美国环卫行业市场化程度也从1988年的18%迅速提升至1992年的65%,并维持了较高市场化程度至今。据wastebusinessjournal的统计,2019年美国环卫市场化率达81%。
中国:2019年第三方运营比例不足50%,尚有逾一半的提升空间。参考我们于2020年4月5日发布的报告《环卫标杆企业,乘资本东风加速发展》,我国环卫市场化率由2015年的不足10%增长至2019年的约45%。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环卫市场化率如果达到80%属于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因此我国环卫市场化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假设环卫市场化规模符合S型增长,并且2024年我国环卫市场化率达到70%(即美国环卫市场化发展前十年达到的水平),即市场化规模将达到3044亿元,2020-24年CAGR为16%。
2016-19新订单总金额和年化金额的CAGR分别为47%和41%。根据环境司南统计,2016年环卫市场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全国新签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为861亿元,年化总金额为24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6%和80%。2017年和2018年环卫市场化步伐加速,新签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年化总金额均创新高,分别达到1701亿元和2278亿元、321亿元和482亿元;2019年新签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年化金额分别达2223亿元、550亿元,合同总金额同比小幅下降2%,但仍保持在2000亿以上的规模,而年化金额同比增长14%,反映出2019年新释放的环卫服务项目平均服务年限有所缩短。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转自合作媒体或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